宁静之道

内在的身心宁静由于日常的控制感情, 这既无秘诀又无捷径之可言.单凭看一两本书即想身心宁静亦属妄想.获得宁静的惟一办法, 行之若素, 思之以恒, 同时要有信心.
最简单的基本实践先求身体上的镇定, 不要用力踏地板.不要擦拳搓手.不要拍案叫绝怒吼.不要来回地踱方步.不要往牛角尖里乱钻.人在激动兴奋中, 动作随之趋于急切.为了避免言行急躁有一最简便的巧妙方法——站稳、坐下、躺了.竭力设法把说话的声音压得低低的.
言行平和必先思想清朗, 言行系诸心境, 而心境影响言行.一个人的身心是永远相互为用, 有一位朋友天生是个急性子, 碰一碰他就捏起拳头, 提高喉咙, 但他有自知之明, 易言之, 他控制得住自己, 每处此境, 他立刻把手指头伸直, 绝对不容弯起来, 竭力地把声音放低, 低得似在耳语.他说, “一个人是不可能用耳语跟别人吵架的呀!”
这是控制情感上暴躁、急促、兴奋、紧张最有效的经验之一, 谋求宁静的初步当然是先从身体的动作下手, 慢慢地会觉得只要压得住暴躁仓促的动作, 情感的热烈自然低降, 等到热烈的情感泄了气, 又怎么暴躁得起来.这时候我发觉因为不再暴躁, 节省下无数精力, 因此你不再会常常疲倦得可怕.
遇事冷静, 或不感情用事, 或恬淡融融.在某些境遇下, 即便显得迟钝些何妨.如此待人处事决不至搞到感情破裂的程度.言行修养到这个地步, 则对人、对社会、对国家、对世界的态度必然尽情尽理而恰到好处.
人各有其聪明、智慧、个性, 为理智和感情的平衡发展, 不妨迟钝恬淡冷静一点, 此乃中国圣贤所主张的“大智若愚”是也.
为了宁静平和, 下列六点, 若得经常身体力行, 对你今后的生活必有裨益.
1.清心静坐, 绝对地就是宁静没有一点儿思虑.
2.静坐完了之后, 慢慢地想到自己的心像一面湖, 先是澎湃不已, 继而风息浪平, 继而平静无波, 最后宁静得无一丝儿绉.
3.宁静之后想一两分钟, 想那美丽最平和的景色, 远山红霞, 黎明朝暾……曾历其境, 又临其境.
4.缓缓默诵清平、朗爽、和宁的字眼、诗词、名句.
5.回忆平生无愧于衷而心安理得的一些往事.
6.求心的一贯宁静, 复诵古今完人修身致静名句.一字一句细细咀诵, 而临绝对宁静之境.
上一章 返回目录

小提示: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书目,按 ←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键 进入下一页。



本站内容全部为转载,全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,弘扬正能量。也希望大家都拥有健康的体魄,美好的人生。如果某些内容侵害了其他人权益,请联系站长删除-邮箱:shanshengw@126.com

www.chzx.com 在线阅读 - 免费提供聪慧在线全文在线阅读

本站全为转载作品,只是为了宣传中华传统文化,正能量让更多读者欣赏。本站为非盈利性网站,全站无任何广告,如果有弹出广告,千万不要相信

聪慧在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