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经·第十一章
三十辐共一毂,当其无,有车之用。埏埴以为器,当其无,有器之用。凿户牖以为室,当其无,有室之用。故有之以为利,无之以为用。
sān shí fú gòng yī gǔ , dāng qí wú , yǒu chē zhī yòng 。
三十辐共一毂,当其无,有车之用。
shān zhí yǐ wéi qì , dāng qí wú , yǒu qì zhī yòng 。
埏埴以为器,当其无,有器之用。
záo hù yǒu yǐ wéi shì , dāng qí wú , yǒu shì zhī yòng 。
凿户牖以为室,当其无,有室之用。
gù yǒu zhī yǐ wéi lì , wú zhī yǐ wéi yòng 。
故有之以为利,无之以为用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关键词:老子,道德经
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,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,才有车的作用。揉和陶土做成器皿,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,才有器皿的作用。开凿门窗建造房屋,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,才有房屋的作用。所以,“有”给人便利,“无”发挥了它的作用。
“三十辐共一毂,当其无,有车之用”
用三十根辐条制造的一个车轮,当中空的地方可以用来装车轴,这样才有了车的作用。
“埏埴以为器,当其无,有器之用”
用泥土烧成的器皿,当中是空的所以才能放东西,这样才有了器皿的作用。
“凿户牖以为室,当其无,有室之用”
开窗户造方子,当中是空的所以可以放东西和住人,这样才有了房屋的作用。
“故有之以为利,无之以为用”
最后的是总结上面所讲,“有之以为利”这里的“有”可以被解释为有利条件,“无之以为用”这里的“无”可以被解释为使得有利条件发挥作用。“有无相生”
“利,用”也是一样是不可分离的,这个也就是“道”
在现实社会生活中,一般人只注意实有的东西及其作用,而忽略了虚空的东西及其作用。对此,老子在本章里论述了“有”与“无”即实在之物与空虚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。他举例说明“有”和“无”是相互依存的、相互为用的;无形的东西能产生很大的作用,只是不容易被一般人所觉察。他特别把“无”的作用向人们显现出来。老子举了三个例子:车子的作用在于载人运货;器皿的作用在于盛装物品;房屋的作用在于供人居住,这是车、皿、室给人的便利。车子是由辐和毂等部件构成的,这些部件是“有”,毂中空虚的部分是“无”,没有“无”车子就无法行驶,当然也就无法载人运货,其“有”的作用也就发挥不出来了。器皿没有空虚的部分,即“无”,就不能起到装盛东西的作用,其外壁的“有”也无法发挥作用。房屋同样如此,如果没有四壁门窗之中空的地方可以出入、采光、流通空气,人就无法居住,可见是房屋中的空的地方发挥了作用。本章所讲的“有”与“无”是就现象界而言的,与第一章所说“有”与“无”不同,后者是就超现象界而言的,读者应注意加以区别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①辐: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,古时代的车轮由三十根辐条所构成。此数取法于每月三十日的历次。
②毂:音gu,是车轮中心的木制圆圈,中有圆孔,即插轴的地方。
③当其无,有车之用: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,才有车的作用。"无"指毂的中间空的地方。
④埏植:埏,和;植,土。即和陶土做成供人饮食使用的器皿。
⑤户牖:门窗。
⑥有之以为利,无之以为用:"有"给人便利,"无"也发挥了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