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经·第五十章

出生入死。生之徒,十有三;死之徒,十有三;人之生,动之于死地,亦十有三。夫何故?以其生之厚。盖闻善摄生者,路行不遇兕虎,入军不被甲兵;兕无所投其角,虎无所用其爪,兵无所容其刃。夫何故?以其无死地。

chū shēng rù sǐ 。

出生入死。

shēng zhī tú , shí yǒu sān ;

生之徒,十有三;

sǐ zhī tú , shí yǒu sān ;

死之徒,十有三;

rén zhī shēng , dòng zhī yú sǐ dì , yì shí yǒu sān 。

人之生,动之于死地,亦十有三。

fū hé gù ?

夫何故?

yǐ qí shēng zhī hòu 。

以其生之厚。

gài wén shàn shè shēng zhě , lù xíng bù yù sì hǔ , rù jūn bù bèi jiǎ bīng ;

盖闻善摄生者,路行不遇兕虎,入军不被甲兵;

sì wú suǒ tóu qí jiǎo , hǔ wú suǒ yòng qí zhǎo , bīng wú suǒ róng qí rèn 。

兕无所投其角,虎无所用其爪,兵无所容其刃。

fū hé gù ?

夫何故?

yǐ qí wú sǐ dì 。

以其无死地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关键词:老子,道德经

人始出于世而生,最终入于地而死。属于长寿的人有十分之三;属于短命而亡的人有十分之三;人本来可以活得长久些,却自己走向死亡之路,也占十分之三。为什么会这样呢?因为奉养太过度了。据说,善于养护自己生命的人,在陆地上行走,不会遇到凶恶的犀牛和猛虎,在战争中也受不到武器的伤害。犀牛于其身无处投角,老虎对其身无处伸爪,武器对其身无处刺击锋刃。为什么会这样呢?因为他没有进入死亡的领域。

“出生入死。生之徒,十有三;死之徒,十有三;人之生,动之于死地,亦十有三。”

人从出生到入死。寿者,有百分之三;短命者,有百分之三;本可长寿而因自己行为不当跳入死地的有百分之三。

“夫何故?以其生之厚。”

这是什么原因呢?因为奉养太厚,享受太多。(记得有句话说的好:势不可去尽,话不可说尽,福不可享尽,凡事太尽,缘分早尽。)

“盖闻善摄生者,路行不遇兕虎,入军不被甲兵;兕无所投其角,虎无所用其爪,兵无所容其刃。”

所闻善于养生者,行路不会遭遇猛兽的攻击,入战场不披战甲,犀牛都不愿用其角,猛虎都不用其爪,敌兵无法向他下刀。

“夫何故?以其无死地。”

这是为什么呢?因他未处死地。

这一章讲两种养生之道。一种是因营养过剩、骄奢淫佚,故而短命夭折;一种是因行动不慎而造成伤亡。老子认为,人活在世,应善于避害,则可以保全生命长寿。他注意到人为因素对生命的影响,要求人们不要靠着争夺来保养自己,而要以清静无为的态度远离死地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1、出生入死:出世为生,入地为死。一说离开了生存必然走向死亡。

2、生之徒:徒,应释为类。生之徒即长寿之人。

3、十有三:十分之三。

4、死之徒:属于夭折的一类。

5、人之生,动之于死地:此句意为人本来可以长生的,却意外地走向死亡之路。

6、生生之厚:由于求生的欲望太强,营养过剩,因而奉养过厚了。

7、摄生者:摄生指养生之道,即保养自己。

8、兕:音si ,属于犀牛类的动物。

9、入军不被甲兵:战争中不被杀伤。

10、无死地:没有进入死亡范围。

上一章 返回目录

小提示: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书目,按 ←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键 进入下一页。



本站内容全部为转载,全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,弘扬正能量。也希望大家都拥有健康的体魄,美好的人生。如果某些内容侵害了其他人权益,请联系站长删除-邮箱:shanshengw@126.com

www.chzx.com 在线阅读 - 免费提供聪慧在线全文在线阅读

本站全为转载作品,只是为了宣传中华传统文化,正能量让更多读者欣赏。本站为非盈利性网站,全站无任何广告,如果有弹出广告,千万不要相信

聪慧在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