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卷 素问篇 六元正纪大论 70-3

司天火化数为七,中金运清化数为九,在泉风化数为三,此即正化日。气化所引起疾病的治疗,司天火化所致者,用咸寒药物,中金运清化所致者,用辛温药物;在泉风化所致者,用辛凉药物,这是庚寅、庚申两年适宜的药食性味。辛卯、辛酉年司天为陽明燥金,中少羽水运不及,在泉为少陰君火。这两年雨化的胜气及风化的复气相同,此即邪气化日,灾害出现在北方一宫。司天的清化数为九,中水运寒化数为一,在泉热化数为七,此即正化日。气化所引起疾病的治疗,司天清化所致者,用苦微温药物;中水运寒化所致者,用苦和;在泉热化所致者,用咸寒药物,这是辛卯、辛酉两年适宜的药食性味。壬辰、壬戌年太陽寒水司天,中太角木运太过,在泉为太陰湿土。司天寒化数为六,中木运风化数为八,在泉雨化数为五,此即正化日。气化所引起疾病的治疗,司天寒化所致者,用苦温药物;中木运风化所致者,用酸和;在泉雨化所致者,用甘温药物,这是壬辰、壬戌两年适宜的药食性味。癸巳、癸亥年司天为厥陰风木,中少征火运不及,在泉为少陽相火,这两年寒化的胜气及雨化的复气相同,此即邪气化日,灾害出现在南方九宫。司天的风化数为八,在泉的火化数为九,此即正化日。气化所引起疾病的治疗,司天风化所致者,治用辛凉药物;中火运火化所致者,治用咸和;在泉火化所致者,治用咸寒药,这是癸巳、癸亥两年适宜的药食性味。,凡是以上定期纪年的,胜化、复化、正化都有一定的常规,不可不认真地考察,所以掌握了它的要领一句话就可以说清楚,没有掌握其要领,讲起来就漫无边际,说的就是这个道理。黄帝说,很好!五运之气也有复气吗?岐伯回答说,五运之气郁结过久就会产生复气,等到一定的时候复气过久会发作。黄帝说,请问这是什么道理?岐伯回答说,五运有太过和不及的不同,复气暴发有早晚的差别,黄帝说,希望听您详尽地讲一讲。岐伯回答说,五运太过的,发作急暴,五运不及的,发作徐缓;发作急暴的,病情严重,发作徐缓的,疾病持续。黄帝问道,太过与不及的数如何?岐伯回答说,太过的为成数,不及的为生数,土总是用生数。黄帝问道,五气被郁发作的情况怎么样?岐伯回答说,土郁发作时,山谷震动惊惧,隆隆雷声震动于气交之中,尘埃昏蒙,天地间昏黑。水湿化为白气,暴风骤雨降于高山深谷,击破山石,碎石飞于空中,洪水暴发漫溢川谷,大水退后,无数巨石耸立于田野,就象牧放的马匹。而后湿土之气敷布,时雨常降,于是自然万物开始生、长、化、成熟。所以人们易患腹胀满,肠鸣,大便次数增多,甚至心痛,胁肋撑胀,呕吐,霍乱,痰饮,水泻,浮肿,身重。云奔向南极,霞光壅遏早晨的太陽,山泽间尘埃昏蒙,这表明土郁将要暴发,发作的时间多在四时之气,浮云横于天山,或者飘浮,或者游动,或者产生,或者散失,这些都是郁结即将发作的先兆。金郁发作时,天气清洁,地气明亮,风清凉爽,气急切,清凉产生,草木上烟雾缭绕,燥气流行,雾气弥漫,肃杀之气降临,草木焦枯,秋声时鸣,所以人们患咳嗽,气逆,心胁胀满牵引腹中,经常出现突然疼痛,身体不能左右转动,咽喉干燥,尘土蒙面,面色败坏,山泽枯涸,地面上凝结出现象霜一样的白色盐卤,表明金郁将要暴发,其发多在五气当令之时,假若夜间降下白露,森林间发出凄惨的声音,就是金郁将发的先兆。水郁发作时,陽气退避,陰气暴起,大寒降临,川泽之水凝结为坚冰,寒雾结为霜雪,甚至黄黑昏暗的水气流行于气交之中,成为霜杀之气,水出现应时变化。所以人们多患伤寒病证,心痛,腰及臀部疼痛,大的关节不灵活,屈伸不利,经常出现四肢逆冷,腹部痞满坚硬,陽气不能发挥作用,空中积满陰霾之气,白色尘埃昏暗,这就是水郁将发的现象,发作时其气常出现在君、相二火前后。太空高深色黑,其气如散麻一样混乱无绪,隐约可见,色黑而微黄,这就是水郁将发的先兆。木郁发作时,太空中尘埃昏暗,云物扰动,大风暴起,掀开屋顶,树木折断,草木变异。所以人们易患胃脘当心疼痛,向上支撑两胁,咽喉阻塞不通,饮食物吞咽不下。甚至出现耳鸣,头目晕眩转动,认不清人,常常突然出现僵仆倒地,太空中尘埃弥漫,天山混为一色而分辨不清。或者秽浊之气混为一团,颜色黄黑,象云横垣太空而不下雨。将要发时,天上云气变换无常,广阔的原野上草倒卧不起,柔弱的树叶翻转而背部向上,高山谷底松鸣虎啸,这些均是将要发作的先兆。火郁发作时,太空中昏朦不清,太陽光被遮盖而不明显,炎热流行,暴暑来临,山泽间如火燎烤,树木被蒸烤得流出汁液,大厦上升腾烟雾,地面上浮显出白色如霜的盐卤,聚积的水逐渐减少,蔓生的藤草枯萎焦黄,风热妄行。伤及心神,人们言语惑乱,湿的气化随后而生。所以人们患少气,疮疡痈肿,胁肋胸腹、背、头面、四肢胀满不适,生疮疡痱子,呕逆,筋脉抽搐,骨痛,关节抽动,泻下如注,温疟,腹中突然疼痛,血外流不止,精液减少,目赤,心热,甚至心中烦闷,昏晕等,容易引起突然死亡。一日百刻将尽时,气温升高,汗流满面。当发作时,多在四气之时。动到极点就转为静,陽极转陰,因而湿气乃化乃成。开花时节水反凝聚成冰,山川出现冰雪,中午时湖泽中出现烟雾,是火郁发作的先兆。先有五气之郁相应,而后才能产生报复之气,必须仔细地观察,郁到了极点时,复气才会产生。木郁的发作没有固定的时间,水郁的发作常是在君火、相火主时的前后。注意观察其发作的时间,就可以预测疾病的发生,如果失去了正常的时令和岁气,五行之气就不能依照规律运行,生化收藏也失常了。黄帝问道,水郁发作时出现冰雹霜雪,土郁发作时出现飘雨,木郁发作时出现树木折毁,金郁发作时出现明净清爽,火郁发作时出现黄赤昏暗,这些现象是什么气造成的呢?岐伯回答说,五行之气有多有少的不同,五郁的发作有轻有重的差异,发作轻微的是正当本气,发作重的,不仅是当其本气,而且还兼其下承之气,只要注意到其下承之气的情况,发作的轻重就可以知道了。黄帝说,很好!五气郁而发作不是在其所主的时令,这是为什么呢?岐伯回答说,是由于时间的差异。黄帝问道,这种差异有一定的日数吗?岐伯回答说,一般是三十天多一点。黄帝问道,主时之气来临时有先后的不同,这是为什么呢?岐伯回答说,如果是运太过,主时之气就先于时令而来,运不及,主时之气就后于时令而来,这是气候的一般规律。黄帝又问道,气有在正当时令时来临的,这是为什么呢?岐伯回答说,这是由于五运既不是太过又不是不及,所以主时之气正当时令来临,如果不是这样,就会出现灾害。黄帝说,很好!气有不是在其所主的时令而化的,这是为什么呢?岐伯回答说,气太过则正当其时而化,气不及则表现出胜已之气。黄帝问道,四时之气的到来有早晚高低左右的不同,怎么样去测知它呢?岐伯回答说,气的运行有逆有顺,气的到来有迟有快,所以气太过就先于天时而来,气不及就后于天时而来。黄帝又问道,希望听您谈一谈气的运行是怎么一回事?岐伯回答说,春气是由东向西运行,夏气是由南向北运行,秋气是由西向东运行,冬气是由北向南运行。春气自下而升,所以春气始于下,秋气自上而降,所以秋气始于上,夏气自中而布于外,所以夏气始于中,冬气自表而内藏,所以冬气始于标。面南而立,春气生于东,所以说始于左,秋气生于西,所以说始于右,冬气生于北,所以说始于后,夏气生于南,所以说始于前。这是一年四季的正常气化。所以高陵的地方气候寒凉,冬季较长,低凹的地方,气候温暖,春季较长,必须仔细地观察。黄帝说,讲的好。黄帝问道,五运六气变化所呈现的物象,其正常气化和异常变化怎么样呢?岐伯回答说,六气的正纪,有正化、有变化,有胜气,有复气,有正常的作用,有病气,所有这些,它们的征象都不一样,您想知道那一方面的呢?黄帝说,希望您全面地讲一讲。岐伯回答说,请让我详尽地谈一谈吧!六气的来临,厥陰风木之气来临时是和煦的,少陰君火之气来临时是温和的,太陰湿土之气到来时是湿润的,少陽相火之气到来时是炎热的,陽明燥金之气到来时是清凉劲切的,太陽寒水之气到来时是寒冷的,这是四时正常的气化。厥陰之气到来,为风所聚,万物破土萌芽;少陰之气的到来,为火所聚,万物舒展繁荣;太陰之气的到来,为雨所聚,万物周全丰满;少陽之气的到来,为热所聚,气化行达于外;陽明之气的到来,为肃杀所聚,万物更换;太陽之气的到来,为寒气所聚,万物归藏。这是主化的一般规律。厥陰所到来时为万物萌生,为风摇不定;少陰所到来时为万物荣华,为形体外现;太陰所到来时为万物化育,为云雨;少陽所到来时为万物长养,为繁茂鲜艳;陽明所到来时为万物收获,为雾露降临;太陽所到来时为万物闭藏,为陽气固密;这是六气气化的一般常规。厥陰之气到来时风气产生,最终为肃静;少陰之气到来时热气产生,中为寒冷;太陰之气到来时湿气产生,最终为雨降;少陽之气到来时火气产生,最终为湿热;陽明之气到来时燥气产生,最终为清凉;太陽之气到来时产生寒气,中为温热。这是六气获得生化的一般规律。厥陰之气到来时,毛类虫化育;少陰之气到来时,羽类虫化育;太陰之气到来时,倮类虫化育;少陽之气到来时,薄而透明羽翼类虫化育;陽明之气到来时,介类虫化育,太陽之气到来时,鳞类虫化育。这是六气化育虫类的一般规律。厥陰之气到来时为万物发生;少陰之气到来时为万物向荣;太陰之气到来时为万物湿润;少陽之气到来时为万物繁茂;陽明之气到来时为万物坚实;太陽之气到来时为万物闭藏。这是六气作用的一般规律。厥陰之气到来时,狂风怒吼,气候大凉;少陰之气到来时,大热大寒;太陰之气到来时,出现雷霆、暴雨、大风;少陽之气到来时,出现旋转风、炎热、霜凝结;陽明之气到来时,草木凋零,气候温暖;太陽之气到来时,出现寒雪、冰雹,地面出现白色尘埃。这是六气变化的一般规律。厥陰之气到来时,万物扰动,随风飘摇;少陰之气到来时,火焰高明,空中出现红、黄色火光;太陰之气到来时,为陰气下沉,白色尘埃弥漫,晦暗不明;少陽之气到来时,为光辉显明,为红色云,空中出现红黄之气;陽明之气到来为时,为尘埃,为严霜,凉风劲急,秋声凄凉;太陽之气到来时,刚强坚固,锋芒尖利,挺立。这是六气行令的一般规律。厥陰之气到来时为筋脉拘急,少陰之气到来时为疡疹身热,太陰之气到来时为水饮积滞,痞阻不通,少陽之气到来时为喷嚏,呕吐,疮疡,陽明之气到来时为肌肤气肿,太陽之气到来时为关节屈伸不利。这是六气为病的一般规律。厥陰之气到来时为两胁支撑疼痛,少陰之气到来时为惊惧,疑惑,恶寒颤栗,说胡话,太陰之气到来时为腹部胀满;少陽之气到来时为惊恐躁动,昏晕闷昧,发病突然,陽明之气到来时为鼻、坐骨、大腿、臀部、膝部、小腿肚、胫骨等处发病,太陽之气到来时为腰痛,这也是六气为病的一般规律。厥陰之气到来时为筋脉软弱收缩,少陰之气到来时为喜悲,妄言,衄血,太陰之气到来时为腹中胀满,霍乱,吐下,少陽之气到来时为喉痹,耳鸣,呕吐,陽明之气到来时为皮肤干燥皴裂揭起,太陽之气到来时为睡卧汗出,这还是六气为病的一般规律。厥陰之气到来时为胁痛,呕吐,泄泻,少陰之气到来时为多语善笑,太陰之气到来时为身重浮肿,少陽之气到来时为突然泄泻,肌肉跳动,筋脉抽搐,陽明之气到来时为鼻塞,打喷嚏,太陽之气到来时为二便泄泻或二便不通,这仍然是六气为病的一般规律。以上六气的十二种变化,六气为德化,万物以德回报;六气为化化,万物以化回报;六气为政化,万物以政回报;六气为令化,万物以令回报。六气位置高,则病位高,六气位置低,则病位低,六气位置在后,则病位在后,六气位置在前,则病位在前,六气位置在中,则病位在中,六气位置在外,则病位在外。这是六气致病位置的一般规律。所以,风气过胜就产生动的病证,热气过胜就产生痈肿病证,燥气过胜就产生干燥的病证,寒气过胜产生虚浮的病证,湿气过胜就产生水泻的病证,甚至水气闭阻而为浮肿。根据六气所在的部位来讨论它的变化。黄帝说,我希望听您谈一谈六气的作用,岐伯回答说,六气的作用分别归之于它所胜的气而为气化。所以,太陰湿土加于太陽寒水而为化,太陽寒水加于少陰君火而为化,少陰君火加于陽明燥金而为化,陽明燥金加于厥陰风木而为化,厥陰风木加于太陰湿土而为化。这要分别根据六气所在的方位来预测。黄帝问道,六气自得其本位的情况怎么样?岐伯回答说,六气自得其本位,是属于正常的气化。黄帝进一步问道,希望听您谈一谈六气本位所在之处,岐伯回答说,明确了六气命名的位次,那末六气的方位和时间就知道了。黄帝问道,六步之气的盈虚情况怎么样?岐伯回答说,六步之气有太过和不及的差异,六气太过,其气来时急暴而易消散,六气不及,其气来时缓慢而持久。黄帝又问道,司天之气和在泉之气的盈虚情况怎么样?岐伯回答说,司天之气不足,在泉之气也随之上升,在泉之气不足,司天之气也随之下降,运居于天地气交之中,在泉之气上升时,居于中的运先升,司天之气下降时,居于中的运先降。它厌恶所不胜之气,而归属于同和之气,随着运的归属而产生各种疾病。所以司天之气过盛,天气就下降,在泉之气过盛,地气就上升。根据气盛的多少决定升降的差距,相胜微小差距小,相胜较甚差距就大;如果相胜特别严重,就出现位置的移动,气交也出现移易,就产生大的变动,于是疾病形成了。《大要》上说,相胜大的年份差别五分,微胜的年份差别七分,其差别就清楚可见了,说的就是这个道理。黄帝说,很好!论中谈到,用热药不要触犯热的气候,用寒药不要触犯寒的气候,我想既不避开热的气候,又不避开寒的气候,该如何办呢?岐伯回答说,您问的真全面呀!发表时不必避开热,攻里时不必避开寒。黄帝又问道,既非发表,又非攻里,而触犯主时的寒,或触犯了主时的热,又怎么样呢?岐伯回答说,若寒热伤害内脏,则病情加重。黄帝又问道,希望听您谈一谈不避寒热对无病的人会产生什么影响呢?岐伯回答说,如用药不避寒热,对无病的人会产生疾病,对有病的人会加重疾病。黄帝进一步问道,会产生什么样的疾病呢?岐伯回答说,不避开主时之热,便产生热性病,不避开主时之寒,便产生寒性病。寒性病,病人出现腹部坚硬痞阻胀满,拘急疼痛,下利等。热性病,病人出现身热吐下,霍乱,痈疽,疮疡,昏昧郁冒,泄泻,肌肉跳动,抽搐,肿胀,呕吐,鼻衄,头痛,骨节变化,肌肉疼痛,吐血,便血,小便淋沥等。黄帝问道,如何治疗呢?岐伯回答说,必须顺应四时之气,如果触犯了,就用相胜的药物给予治疗。黄帝问道,妇人怀孕时怎么样应用毒药呢?岐伯回答说,如果孕妇患了该用毒药治疗的疾病,服用毒药后对母体没有伤损,对胎儿也没有伤害。黄帝又说,希望听您谈谈其中的道理,岐伯回答说,大积大聚的疾病,是可以应用剧毒的药来治疗,但当疾病治好一大半时就要停药,若用药太过就会造成死亡。黄帝说,很好!对于郁滞很重的应当如何治疗呢?岐伯回答说,木郁滞了就当条达它,火郁滞了就当发越它,土郁滞了就当劫夺它,金郁滞了就当渗泄它,水郁滞了就当折损它。然而在调理气机时,对于太过的,就用相胜的药来折损它,这就是所说的泻。黄帝问道,如果有假借之气的,应当怎样呢?岐伯回答说,如果有假借之气时,就不要遵循“用寒远寒,用热远热”的禁忌了,这就是所说的主气不足,客气相胜的原因。黄帝说,圣人的学说的确是精深呀!的气化,五运运行的节律,六气加临的纲纪,陰陽的作用,寒暑变化的号令,除了先生以外谁还能搞通它呢!请让我将这些内容,藏于灵兰之室中,并题名为《六元正纪》,不经过斋戒就不随意拿出来展示,也要慎重地传给后人。   
 

上一章 返回目录

小提示: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书目,按 ←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键 进入下一页。



本站内容全部为转载,全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,弘扬正能量。也希望大家都拥有健康的体魄,美好的人生。如果某些内容侵害了其他人权益,请联系站长删除-邮箱:shanshengw@126.com

www.chzx.com 在线阅读 - 免费提供聪慧在线全文在线阅读

本站全为转载作品,只是为了宣传中华传统文化,正能量让更多读者欣赏。本站为非盈利性网站,全站无任何广告,如果有弹出广告,千万不要相信

聪慧在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