劝求功名者(以下言求福不宜杀生)

海内操觚之士,夙而兴,夜而寐,继晷焚膏者,曰为求功名也。父诏子,师勉弟,惟日不足者,曰为求功名也。然而少年之士,每有早掇巍科;博古之儒,往往怀才不售。非荣枯得失,操之者天耶。既操之天,则合天而天佑之,违天而天弃之,必然之理也。戒杀一端,文人每视为缓图,以为此特佛氏之教耳。噫!岂佛氏好生,吾儒独好杀乎?昔程明道,主上元县簿,见乡多胶竿以取鸟者,命尽折其竿,然后下令禁止(出《宋史》)。而吕原明,得程氏正传,然累世奉佛,戒杀放生。为郡守时,署中多蓄笋干、鳆鱼干,以代水陆生命(见《圣学宗传》)。彼诚见好生恶死,天心所在,不可违耳!人能以天地之心为心,则福禄随之矣。
【白话译文】
世间勤奋读书之人,黎明而起,深更方睡,夜以继日,只为求取功名。父亲告诫儿子,老师勉励学生,终日埋头苦读而犹恐不足,只为求取功名。然而每有少年之士,早登高科的。而博古通今之老儒,往往怀才不遇。岂不是荣枯得失全由上天主宰吗?既由上天主宰,那么只要存心行事合乎天心,上天必然护佑他。若是违逆天心,上天必然厌弃他。这是必然之理。对于戒杀,文人每将此当做无关紧要之事,认为这不过是佛家所提倡的罢了。唉!难道佛家好生,儒家就独好杀吗?当年程明道先生(即北宋儒者程颢)任上元县簿时,见乡民多用胶竿取鸟,命令全部折断肢竿,然后下令禁止打鸟。而吕原明(即北宋吕希哲)深得程氏正传,其家世代奉佛,戒杀放生。吕原明任郡守时,官署中常贮存许多笋干、鳆鱼干,以代替水陆生命。像这样的儒者,才真正认识到好生恶死便是天心所在,不可违逆。人若能以天地之心为心,则福禄自然就随之而来了。
上一章 返回目录

小提示: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书目,按 ←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键 进入下一页。



本站内容全部为转载,全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,弘扬正能量。也希望大家都拥有健康的体魄,美好的人生。如果某些内容侵害了其他人权益,请联系站长删除-邮箱:shanshengw@126.com

www.chzx.com 在线阅读 - 免费提供聪慧在线全文在线阅读

本站全为转载作品,只是为了宣传中华传统文化,正能量让更多读者欣赏。本站为非盈利性网站,全站无任何广告,如果有弹出广告,千万不要相信

聪慧在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