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经·第十五章
古之善为士者,微妙玄通,深不可识。夫惟不可识,故强为之容。豫兮若冬涉川,犹兮若畏四邻,俨兮其若客,涣兮若冰之将释,孰兮其若朴,旷兮其若谷,浑兮其若浊。孰能浊以澄静之徐清?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?保此道者不欲盈,夫惟不盈,故能敝不新成。
gǔ zhī shàn wéi shì zhě , wēi miào xuán tōng , shēn bù kě shí 。
古之善为士者,微妙玄通,深不可识。
fū wéi bù kě shí , gù qiáng wéi zhī róng 。
夫惟不可识,故强为之容。
yù xī ruò dōng shè chuān , yóu xī ruò wèi sì lín , yǎn xī qí ruò kè , huàn xī ruò bīng zhī jiāng shì , shú xī qíruò pǔ , kuàng xī qí ruò gǔ , hún xī qí ruò zhuó 。
豫兮若冬涉川,犹兮若畏四邻,俨兮其若客,涣兮若冰之将释,孰兮其若朴,旷兮其若谷,浑兮其若浊。
shú néng zhuó yǐ chéng jìng zhī xú qīng ?
孰能浊以澄静之徐清?
shú néng ān yǐ jiǔ dòng zhī xú shēng ?
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?
bǎo cǐ dào zhě bù yù yíng , fū wéi bù yíng , gù néng bì bù xīn chéng 。
保此道者不欲盈,夫惟不盈,故能敝不新成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关键词:老子,道德经
古时候善于行道的人,微妙通达,深刻玄远,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。正因为不能认识他,所以只能勉强地形容他说:他小心谨慎啊,好像冬天踩着水过河;他警觉戒备啊,好像防备着邻国的进攻;他恭敬郑重啊,好像要去赴宴做客;他行动洒脱啊,好像冰块缓缓消融;他纯朴厚道啊,好像没有经过加工的原料;他旷远豁达啊,好像深幽的山谷;他浑厚宽容,好像不清的浊水。谁能使浑浊安静下来,慢慢澄清?谁能使安静变动起来,慢慢显出生机?保持这个“道”的人不会自满。正因为他从不自满,所以能够去故更新。
“古之善为道者,微妙玄通,深不可识”
古代得到的人,幽微、精妙、玄奥、通达,他的精神境界不是一般人能够了解的。
“夫唯不可识,故强为之容,豫兮若冬涉川,犹兮若畏四邻,俨兮其若客,涣兮其若凌释,敦兮其若朴,旷兮其若谷,混兮其若浊,澹兮其若海,□兮若无止”
因为难以了解,所以只能勉强的把它描述一下,他立身行事,犹豫小心,就如同冬天河一样,不敢贸然下水似的,他谨戒惧,就好象怕四邻窥伺一般;他为人处事庄重恭敬、彬彬有礼;他修道进德、除情去欲,如同春雪溶化一样;他的本质敦厚朴实,就像没有雕琢的素材;他的胸怀宽广、态度谦下,就像渊深的山谷;他的表现浑噩愚昧、不露锋芒,就像混浊的大水一样。
“孰能浊以静之徐清? 孰能安以动之徐生? 保此道者,不欲盈。夫唯不盈,故能蔽而新成”
谁能在浑浊动荡的局面安定下来,澄清自己拿?谁又能在安静中求变,慢慢的发展自己哪?明白这个道理的人不会自满的,就是因为他不能自满所以能去旧的换新的,心灵中永远保持着清明活泼。
这一章紧接前章,对体道之士做了描写。老子称赞得“道”之人的“微妙玄通,深不可识”,他们掌握了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,懂得运用普遍规律来处理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。也可以说这是教一般人怎样掌握和运用“道”。得“道”之士的精神境界远远超出一般人所能理解的水平,他们具有谨慎、警惕、严肃、洒脱、融和、纯朴、旷达、浑厚等人格修养功夫,他们微而不显、含而不露,高深莫测,为人处事,从不自满高傲。本章里“蔽而新成”四字,有的版本作“蔽不新成”,这样,含义就迥然相异,前者解释为去故更新,后者则是安于陈旧,不求新成的意思。本书取“蔽而新成”,大致符合上下文意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①善为道者:指得"道"之人。
②容:形容、描述。
③豫:原是野兽的名称,性好疑虑。豫兮,引申为迟疑慎重的意思。
④涉川:战战兢兢、如临深渊。
⑤犹:原是野兽的名称,性警觉,此处用来形容警觉、戒备的样子。
⑥若畏四邻:形容不敢妄动。
⑦俨兮:形容端谨、庄严、恭敬的样子。
⑧客:一本作"容",当为客之误。
⑨涣兮其若凌释:形容流动的样子。
⑩敦兮其若朴:形容敦厚老实的样子。
⑾旷兮其若谷:形容心胸开阔、旷达。
⑿混兮其若浊:形容浑厚纯朴的样子。混,与浑通用。
⒀浊:动态。
⒁安:静态。
⒂不欲盈:不求自满。盈,满。
⒃蔽而新成:去故更新的意思。一本作蔽不新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