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经·第二十五章
有物混成,先天地生,寂兮寥兮,独立而不改,周行而不殆,可以为天下母。吾不知其名,字之曰道,强为之名曰大。大曰逝,逝曰远。远曰反。故道大,天大,地大,王亦大。域中有四大,而王处一焉。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
yǒu wù hùn chéng , xiān tiān dì shēng , jì xī liáo xī , dú lì ér bù gǎi , zhōu xíng ér bù dài , kě yǐ wéi tiān xià mǔ 。
有物混成,先天地生,寂兮寥兮,独立而不改,周行而不殆,可以为天下母。
wú bù zhī qí míng , zì zhī yuē dào , qiáng wéi zhī míng yuē dà 。
吾不知其名,字之曰道,强为之名曰大。
dà yuē shì , shì yuē yuǎn 。
大曰逝,逝曰远。
yuǎn yuē fǎn 。
远曰反。
gù dào dà , tiān dà , dì dà , wáng yì dà 。
故道大,天大,地大,王亦大。
yù zhōng yǒu sì dà , ér wáng chù yī yān 。
域中有四大,而王处一焉。
rén fǎ dì , dì fǎ tiān , tiān fǎ dào , dào fǎ zì rán 。
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关键词:老子,道德经
有一个东西混然而成,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经存在。听不到它的声音也看不见它的形体,寂静而空虚,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立长存永不停息,循环运行而永不衰竭,可以作为万物的根本。我不知道它的名字,所以勉强把它叫做“道”,再勉强给它起个名字叫做“大”。它广大无边而运行不息,运行不息而伸展遥远,伸展遥远而又返回本原。所以说道大、天大、地大、人也大。宇宙间有四大,而人居其中之一。人取法地,地取法天,天取法“道”,而道纯任自然。
“有物混成,先天地生”
有一个浑然一体的东西,在天地之前就早已存在了。
“寂兮寥兮,独立而不改,周行而不殆,可以为天下母”
它无声无形,独立而存在,周而复始永无止境的运行着,它可以说是天地万物的根源。
“吾不知其名,字之曰道,强为之名曰大”
我不知道它叫做什么名字,所以称之它为:“道”,勉强的描述它是“大”。
“大曰逝,逝曰远.远曰反.”
它周行无所不至,曰:“逝”,逝周而无所不穷极,不偏于一个地方,曰“远”
其体独立,不随于所适,保持本性,曰:“返”
“故道大,天大,地大,王亦大.”
所以说:道大、天大、地大、人也大。
“域中有四大,而王处一焉”
宇宙间有四大,而人居其一
“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.”
人是以地的法则运行,地是以天的法则运行,天是以道的法则运行,道是以自然为法则运行。
截止本章,我们对老子的“道”,已经有了几点基本的了解。这一章,老子描述了“道”的存在和运行,这是《道德经》里很重要的内容。主要包括:“有物混成”,用以说明“道”是浑朴状态的,它是圆满和谐的整体,并非由不同因素组合而成的。“道”无声无形,先天地而存在,循环运行不息,是产生天地万物之“母”。“道”是一个绝对体。现实世界的一切都是相对而存在的,而唯有“道”是独一无二的,所以“道”是“独立而不改”的。在本章里,老子提出“道”、“人”、“天”、“地”这四个存在,“道”是第一位的。它不会随着变动运转而消失。它经过变动运转又回到原始状态,这个状态就是事物得以产生的最基本、最根源的地方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1、物:指“道”。混成:混然而成,指浑朴的状态。
2、寂兮寥兮:没有声音,没有形体。
3、独立而不改:形容“道”的独立性和永恒性,它不靠任何外力而具有绝对性。
4、周行:循环运行。不殆:不息之意。
5、天地母:一本作“天下母”。母,指“道”,天地万物由“道”而产生,故称“母”。
6、强字之曰道:勉强命名它叫“道”。
7、大:形容“道”是无边无际的、力量无穷的。
8、逝:指“道”的运行周流不息,永不停止的状态。
9、反:另一本作“返”。意为返回到原点,返回到原状。
10、人亦大:一本作“王亦大”,意为人乃万物之灵,与天地并立而为三才,即天大、地大、人亦大。
11、域中:即空间之中,宇宙之间。
12、道法自然:“道”纯任自然,本来如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