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经·第三十章

以道佐人主者,不以兵强天下。其事好远。师之所处,荆棘生焉。大军之后,必有凶年。善有果而已,不以取强。果而勿矜,果而勿伐,果而勿骄。果而不得已,果而勿强。物壮则老,是谓不道,不道早已。

yǐ dào zuǒ rén zhǔ zhě , bù yǐ bīng qiáng tiān xià 。

以道佐人主者,不以兵强天下。

qí shì hǎo yuǎn 。

其事好远。

shī zhī suǒ chǔ , jīng jí shēng yān 。

师之所处,荆棘生焉。

dà jūn zhī hòu , bì yǒu xiōng nián 。

大军之后,必有凶年。

shàn yǒu guǒ ér yǐ , bù yǐ qǔ qiáng 。

善有果而已,不以取强。

guǒ ér wù jīn , guǒ ér wù fá , guǒ ér wù jiāo 。

果而勿矜,果而勿伐,果而勿骄。

guǒ ér bù dé yǐ , guǒ ér wù qiáng 。

果而不得已,果而勿强。

wù zhuàng zé lǎo , shì wèi bù dào , bù dào zǎo yǐ 。

物壮则老,是谓不道,不道早已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关键词:老子,道德经
 

依照“道”的原则辅佐君主的人,不以兵力逞强于天下。穷兵黩武这种事必然会得到报应。军队所到的地方,荆棘横生,大战之后,一定会出现荒年。善于用兵的人,只要达到用兵的目的也就可以了,并不以兵力强大而逞强好斗。达到目的了却不自我矜持,达到目的了也不去夸耀骄傲,达到目的了也不要自以为是,达到目的却出于不得已,达到目的却不逞强。事物过去强大就会走向衰朽,这就说明它不符合于“道”,不符合于“道”的,就会很快死亡。

“以道佐人主者,不以兵强天下。其事好远。”

凡是以道治理国家的国君,都是不用兵强行争天下的。用兵争天下不是什么好事情会遭到报应的。(做人做事都要以德服人,这样才能受人欢迎尊敬。)

“师之所处,荆棘生焉。”

用兵打仗凡事兵队在的地方,荆棘随之张满一片废墟。

“大军之后,必有凶年。”

打完仗后的地方,必定是个凶灾年田园荒芜。

“善有果而已,不以取强。”

善于用兵的人,只是求用兵达到目达到目的而不敢用兵来逞强。

“果而勿矜,果而勿伐,果而勿骄,果而不得已,果而勿强。”

达到目的后绝不能自高自大,达到目的后绝对不能自交自傲,达到目的那是不得已,达到目的绝对不能再逞强好胜。

“物壮则老,是谓不道,不道早已。”

物壮则老是在讲述物极必反的规律,有了强壮一面就会有衰老的一面,所以争强逞强是不合乎于“道”的,不合于“道”的就会消失。

历来在解释《道德经》的学者中,有一派认为《道德经》是一部兵书。究竟它是不是一部兵书,这个问题在本章评析中再作论述,但老子具有反战思想则是无疑的。春秋战国时代,社会动荡不安,大小战争此伏彼起,给国家带来破坏,给老百姓的生活造成灾难。老子反对战争,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愿望。在本章里,老子认为战争是人类最愚昧、最残酷的行为,“师之所处,荆棘生焉”、“大军之后,必有凶年”,揭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严重后果。老子主张反战的思想,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,都有其积极的意义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1、其事好还:用兵这件事一定能得到还报。还:还报、报应。

2、凶年:荒年、灾年。

3、善有果:果,成功之意。指达到获胜的目的。

4、不敢:帛书本为“毋以取强”。

5、取强:逞强、好胜。

6、物壮:强壮、强硬。

7、不道:不合乎于“道”。

8、早已:早死、很快完结。

上一章 返回目录

小提示: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书目,按 ←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键 进入下一页。



本站内容全部为转载,全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,弘扬正能量。也希望大家都拥有健康的体魄,美好的人生。如果某些内容侵害了其他人权益,请联系站长删除-邮箱:shanshengw@126.com

www.chzx.com 在线阅读 - 免费提供聪慧在线全文在线阅读

本站全为转载作品,只是为了宣传中华传统文化,正能量让更多读者欣赏。本站为非盈利性网站,全站无任何广告,如果有弹出广告,千万不要相信

聪慧在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