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经·第三十六章

将欲歙之,必故张之。将欲弱之,必故强之。将欲废之,必故兴之。将欲取之,必故与之。是谓微明。柔弱胜刚强。鱼不可脱于渊,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。

jiāng yù shè zhī , bì gù zhāng zhī 。

将欲歙之,必故张之。

jiāng yù ruò zhī , bì gù qiáng zhī 。

将欲弱之,必故强之。

jiāng yù fèi zhī , bì gù xīng zhī 。

将欲废之,必故兴之。

jiāng yù qǔ zhī , bì gù yǔ zhī 。

将欲取之,必故与之。

shì wèi wēi míng 。 róu ruò shèng gāng qiáng 。

是谓微明。柔弱胜刚强。

yú bù kě tuō yú yuān , guó zhī lì qì bù kě yǐ shì rén 。

鱼不可脱于渊,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关键词:老子,道德经

 

想要收敛它,必先扩张它,想要削弱它,必先加强它,想要废去它,必先抬举它,想要夺取它,必先给予它。这就叫做虽然微妙而又显明,柔弱战胜刚强。鱼的生存不可以脱离池渊,国家的刑法政教不可以向人炫耀,不能轻易用来吓唬人。

“将欲歙之,必故张之。”

想要收缩它,必先扩张它。

“将欲弱之,必故强之。”

想要柔弱它,必先强固它。

“将欲废之,必故兴之。”

想要废弃它,必先兴盛它。

“将欲取之,必故与之。”

想要得到它,必先给予它。

“是谓微明。柔弱胜刚强。”

顺着它的性子,满足它的要去欲望,使其被欲望所吞食,令他自取灭亡。这即是“微明”既柔弱战胜刚强的道理。

“鱼不可脱于渊,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。”

水里的鱼是不能离开水的,离开水则不长久必死。权谋、刑法、酷刑即是国家凶器,不能施加于人民,否则统治者就会失去人民的支持,就如同鱼一样。离开水则不长久。

有人认为这一章也是讲用兵的道理,不过我们认为这主要描述了老子的辩证法思想。本章谈到若干对矛盾双方互相转化的问题。例如,“物极必反”、“盛极而衰”等都可以说是自然界运动变化的规律,同时以自然界的辩证法比喻社会现象,以引起人们的警觉注意。这种观点贯穿于《道德经》全书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1、歙:敛,合。

2、固:暂且。

3、取:一本作“夺”。

4、与:给,同“予”字。

5、微明:微妙的先兆。

6、脱:离开、脱离。

7、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:利器,指国家的刑法等政教制度。示人,给人看,向人炫耀。

上一章 返回目录

小提示: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书目,按 ←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键 进入下一页。



本站内容全部为转载,全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,弘扬正能量。也希望大家都拥有健康的体魄,美好的人生。如果某些内容侵害了其他人权益,请联系站长删除-邮箱:shanshengw@126.com

www.chzx.com 在线阅读 - 免费提供聪慧在线全文在线阅读

本站全为转载作品,只是为了宣传中华传统文化,正能量让更多读者欣赏。本站为非盈利性网站,全站无任何广告,如果有弹出广告,千万不要相信

聪慧在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