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经·第三十七章

道常无为而无不为。侯王若能守之,万物将自化。化而欲作,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。镇之以无名之朴,夫将不欲。不欲以静,天下将自正。

dào cháng wú wéi ér wú bù wéi 。

道常无为而无不为。

hóu wáng ruò néng shǒu zhī , wàn wù jiāng zì huà 。

侯王若能守之,万物将自化。

huà ér yù zuò , wú jiāng zhèn zhī yǐ wú míng zhī pǔ 。

化而欲作,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。

zhèn zhī yǐ wú míng zhī pǔ , fū jiāng bù yù 。

镇之以无名之朴,夫将不欲。

bù yù yǐ jìng , tiān xià jiāng zì zhèng 。

不欲以静,天下将自正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关键词:老子,道德经

道永远是顺任自然而无所作为的,却又没有什么事情不是它所作为的。侯王如果能按照“道”的原则为政治民,万事万物就会自我化育、自生自灭而得以充分发展。自生自长而产生贪欲时,我就要用“道”来镇住它。用“道”的真朴来镇服它,就不会产生贪欲之心了,万事万物没有贪欲之心了,天下便自然而然达到稳定、安宁。

“道常无为,而无不为。”

大道顺应自然乃无为,顺应自然无为而无所不为。

“侯王若能守之,万物将自化。”

侯王将相若能守之,顺其自然无为,万物将都能按照自己的规律去运化。

“化而欲作,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。镇之以无名之朴,夫将不欲。”

运化乃欲望所致,因此要用无名朴质去调整。使其欲望涿渐减少达到无欲。

“不欲以静,天下将自正。”

如果万物都能没有贪婪的欲望,天下就能太平,就能处于永恒的状态,从而达到自定。

本章是《道德经》中“道经”的最后一章,老子把第一章提出的“道”的概念,落实到他理想的社会和政治——自然无为。在老子看来,统治者能依照“道”的法则来为政,顺任自然,不妄加干涉,百姓们将会自由自在,自我发展。在二十五章提到“道法自然”,自然是无为的,所以“道”也无为。“静”、“朴”、“不欲”都是无为的内涵。统治者如果可以依照“道”的法则为政,不危害百姓,不胡作非为,老百姓就不会滋生更多的贪欲,他们的生活就会自然、平静。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1、无为而无不为:“无为”是指顺其自然,不妄为。“无不为”是说没有一件事是它所不能为的。

2、守之:即守道。之,指道。

3、自化:自我化育、自生自长。

4、欲:指贪欲。

5、无名之朴:“无名”指“道”。“朴”形容“道”的真朴。

6、不欲:一本作“无欲”。

7、自定:一本作“自正”。

上一章 返回目录

小提示: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书目,按 ←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键 进入下一页。



本站内容全部为转载,全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,弘扬正能量。也希望大家都拥有健康的体魄,美好的人生。如果某些内容侵害了其他人权益,请联系站长删除-邮箱:shanshengw@126.com

www.chzx.com 在线阅读 - 免费提供聪慧在线全文在线阅读

本站全为转载作品,只是为了宣传中华传统文化,正能量让更多读者欣赏。本站为非盈利性网站,全站无任何广告,如果有弹出广告,千万不要相信

聪慧在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