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经·第五十九章
治人事天,莫若啬。夫为啬,是谓早服;早服谓之重积德;重积德则无不克;无不克则莫知其极;莫知其极,可以有国;有国之母,可以长久;是谓深根固柢,长生久视之道。
zhì rén shì tiān , mò ruò sè 。
治人事天,莫若啬。
fū wéi sè , shì wèi zǎo fú ;
夫为啬,是谓早服;
zǎo fú wèi zhī zhòng jī dé ;
早服谓之重积德;
zhòng jī dé zé wú bù kè ;
重积德则无不克;
wú bù kè zé mò zhī qí jí ;
无不克则莫知其极;
mò zhī qí jí , kě yǐ yǒu guó ;
莫知其极,可以有国;
yǒu guó zhī mǔ , kě yǐ cháng jiǔ ;
有国之母,可以长久;
shì wèi shēn gēn gù dǐ , cháng shēng jiǔ shì zhī dào 。
是谓深根固柢,长生久视之道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关键词:老子,道德经
治理百姓和养护身心,没有比爱惜精神更为重要的了。爱惜精神,得以能够做到早作准备;早作准备,就是不断地积“德”;不断地积“德”,就没有什么不能攻克的;没有什么不能攻克,那就无法估量他的力量;具备了这种无法估量的力量,就可以担负治理国家的重任。有了治理国家的原则和道理,国家就可以长久维持。国运长久,就叫做根深祗固,符合长久维持之道。
“治人事天,莫若啬,夫为啬,是谓早服。”
治理国家,要像保护自然一样顺其自然(万物有自己的生存法则,任由它自生自灭咱们不加以干扰),所以只有这样才能尽早顺从“道”。
“早服谓之重积德,重积德则无不克,无不克则莫知其极。莫知其极,可以有国,有国之母,可以长久。”
只有早顺“道”而行才能多积“德”,只有多积“德”才能“无不克”,只有“无不克”才能达到大道无穷,只有大道无穷才能达到安邦治国,只有以道为治国之本,立国之母国才能达到长治久安。
“是谓深根固柢,长生久视之道。”
所以这样的国家才是深根固柢,她的根植于长生久视之道。
本章讲治国与养生的原则和方法。从文字上看,老子讲了与别人不同的这样一个道理,他把吝啬当作人修身养性的重要美德加以颂扬,而不是专指财物的爱惜。老子认为,吝啬就是在精神上注意积蓄、养护、厚藏根基,培植力量。真正做到精神上的“啬”,只有积累雄厚的德,有了德,也就接近了道,这就与圣人治国联系到一起了。这里,把“啬”解释为节俭也可以,因为就老子而言,他十分重视“俭”德,这也是道家一贯的思想特征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1、治人事天:治人,治理百姓;事天,保守精气、养护身心。对“天”的解释有两种,一是指身心,一是指自然。此句意为保养天赋。
2、啬:爱惜、保养。
3、早服:早为准备。
4、重积德:不断地积德。
5、有国之母:有国,含有保国的意思。母,根本、原则。
6、长生久视:长久地维持、长久存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