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经·第六十三章
为无为,事无事,味无味。大小多少,报怨以德。图难于其易,为大于其细;天下难事必作于易,天下大事必作于细。是以圣人终不为大,故能成其大。夫轻诺必寡信,多易必多难。是以圣人犹难之,故终无难矣。
wèi wú wéi , shì wú shì , wèi wú wèi 。
为无为,事无事,味无味。
dà xiǎo duō shǎo , bào yuàn yǐ dé 。
大小多少,报怨以德。
tú nán yú qí yì , wèi dà yú qí xì ;
图难于其易,为大于其细;
tiān xià nán shì bì zuò yú yì , tiān xià dà shì bì zuò yú xì 。
天下难事必作于易,天下大事必作于细。
shì yǐ shèng rén zhōng bù wèi dà , gù néng chéng qí dà 。
是以圣人终不为大,故能成其大。
fū qīng nuò bì guǎ xìn , duō yì bì duō nán 。
夫轻诺必寡信,多易必多难。
shì yǐ shèng rén yóu nán zhī , gù zhōng wú nán yǐ 。
是以圣人犹难之,故终无难矣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关键词:老子,道德经
以无为的态度去有所作为,以不滋事的方法去处理事物,以恬淡无味当作有味。大生于小,多起于少。处理问题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,实现远大要从细微的地方入手。天下的难事,一定从简易的地方做起;天下的大事,一定从微细的部分开端。因此,有“道”的圣人始终不贪图大贡献,所以才能做成大事。那些轻易发出诺言的,必定很少能够兑现的,把事情看得太容易,势必遭受很多困难。因此,有道的圣人总是看重困难,所以就终于没有困难了。
“为无为,事无事,味无味,大小多少,报怨以德。”
以“无为”为“有为”,以“无事”为“有事”,以“无味”为“有味”,以“小”为“大”,以“少”,为“多”,以“德”为“怨”。
这里我用到了“为”此意为“行为为事”白话译文解释为“以无为的态度去有所作为(注意:老子的无为非无所作为。)。以不滋事来处理事,以恬淡无味当作有味,大生于小,多生于少,处理事情的时候最好从简单的入手,以小见大,以少见多,用“德”来何解怨仇。”
“图难于其易,为大于其细,天下难事必作于易,天下大事必作于细。”
处理难事的时候一定要从简易简单的方面入手,处理大的事情一定要从细微的地方做起,这样的思想也就成就了老子所说的“天下难事必作于易,天下大事必作于细。”的细想。
“是以圣人终不为大,故能成其大。夫轻诺必寡信,多易必多难。”
所以“圣人”永远不会自吹能做多大的事,而却能建立伟业成其大。
轻许诺言必然失言,想得越容易反而遇到的困难会越多。
“是以圣人犹难之,故终无难矣。”
所以“圣人”总是去想会遇到的困难并且很周到的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法,因此困难不会难到他。
本章旨在阐发“无为而无不为”的道理,也可以说是一种处世哲学。老子讲“为无为,事无事,味无味”的道理。从前几章的内容来看,老子反对以烦琐的禁令去捆住人民的手脚限制和扰乱百姓的生活,要想有所作为,就必须采取顺应自然的态度,必须以平静的思想和行为对侍生活。他提醒人们注意,做任何事情都是从小到大,由少到多,由易到难的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1、为无为,事无事,味无味:此句意为把无为当作为,把无事当作事,把无味当作味。
2、大小多少:大生于小,多起于少。另一解释是大的看作小,小的看作大,多的看作少,少的看作多,还有一说是,去其大,取其小,去其多,取其少。
3、报怨以德:此句当移至七十九章“必有余怨”句后,故此处不译。
4、不为大:是说有道的人不自以为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