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经·第七十三章
勇于敢则杀,勇于不敢则活。此两者,或利或害。天之所恶,孰知其故?天之道,不争而善胜,不言而善应,不召而自来,坦然而善谋。天网恢恢,疏而不失。
yǒng yú gǎn zé shā , yǒng yú bù gǎn zé huó 。
勇于敢则杀,勇于不敢则活。
cǐ liǎng zhě , huò lì huò hài 。
此两者,或利或害。
tiān zhī suǒ è , shú zhī qí gù ?
天之所恶,孰知其故?
tiān zhī dào , bù zhēng ér shàn shèng , bù yán ér shàn yīng , bù zhào ér zì lái , tǎn rán ér shàn móu 。
天之道,不争而善胜,不言而善应,不召而自来,坦然而善谋。
tiān wǎng huī huī , shū ér bù shī 。
天网恢恢,疏而不失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关键词:老子
勇于坚强就会死,勇于柔弱就可以活,这两种勇的结果,有的得利,有的受害。天所厌恶的,谁知道是什么缘故?有道的圣人也难以解说明白。自然的规律是,不斗争而善于取胜;不言语而善于应承;不召唤而自动到来,坦然而善于安排筹划。自然的范围,宽广无边,虽然宽疏但并不漏失。
“勇于敢则杀,勇于不敢则活。此两者,或利或害。”
勇于表现刚强者易于送命,善于表现柔弱的反而能够生存。此两者都是勇,但是却由表现方式不同,结果也不同。
“天之所恶,孰知其故?”
这就是自然规律,可又谁知天意呢?
“天之道,不争而善胜,不言而善应,不召而自来,坦然而善谋。”
圣人也很难判断,自然规律是不争而取得胜利,不言而万物响应,不召而众生自来,淡然筹谋天下大事。
“天网恢恢,疏而不失。”
自然是广大无边的,所无不包,没有一点疏失。
本章主要讲人生哲学。第一层意思是柔弱胜坚强,第二层意思是天道自然。这两层意思之间是相互沟通的。老子认为,两种不同的勇,会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,一则遭害,一则存活。“勇于敢则杀,勇于不敢则活”。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只要依照自然的规律变化和发展,都会有好的结果,不会有什么漏失。在这里,老子讲了自然无为的人生哲学,细细读来,颇能启迪人的心灵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1、勇于敢则杀,勇于不敢则活:敢,勇敢、坚强;不敢,柔弱、软弱。此句意为勇于坚强就会死,勇于柔弱就可以活命。
2、或利或害:勇于柔弱则利,勇于坚强则害。
3、是以圣人犹难之:此句已见于六十三章。
4、天之道:指自然的规律。
5、繟然:安然、坦然。
6、天网恢恢:天网指自然的范围;恢恢,广大、宽广无边。
7、疏而不失:虽然宽疏但并不漏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