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经·第八十章
小国寡民。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;使民重死而不远徙。虽有舟舆,无所乘之,虽有甲兵,无所陈之。使民复结绳而用之。甘其食,美其服,安其居,乐其俗。邻国相望,鸡犬之声相闻,民至老死,不相往来。
xiǎo guó guǎ mín 。
小国寡民。
shǐ yǒu shí bó zhī qì ér bù yòng ;
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;
shǐ mín zhòng sǐ ér bù yuǎn xǐ 。
使民重死而不远徙。
suī yǒu zhōu yú , wú suǒ chéng zhī , suī yǒu jiǎ bīng , wú suǒ chén zhī 。
虽有舟舆,无所乘之,虽有甲兵,无所陈之。
shǐ mín fù jié shéng ér yòng zhī 。
使民复结绳而用之。
gān qí shí , měi qí fú , ān qí jū , lè qí sú 。
甘其食,美其服,安其居,乐其俗。
lín guó xiāng wàng , jī quǎn zhī shēng xiāng wén , mín zhì lǎo sǐ , bù xiāng wǎng lái 。
邻国相望,鸡犬之声相闻,民至老死,不相往来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关键词:老子,道德经
使国家变小,使人民稀少。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器具,却并不使用;使人民重视死亡,而不向远方迁徙;虽然有船只车辆,却不必每次坐它;虽然有武器装备,却没有地方去布阵打仗;使人民再回复到远古结绳记事的自然状态之中。国家治理得好极了,使人民吃得香甜,穿得漂亮、住得安适,过得快乐。国与国之间互相望得见,鸡犬的叫声都可以听得见,但人民从生到死,也不互相往来。
“小国寡民。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;使民重死而不远徙。”
理想的国家是,国土很小,人民很少,没有冲突和纠纷,纵使拥有兵器也用不着,没有苛邢暴政,人民也不需要冒着生命危险迁移远方了。
“虽有舟舆,无所乘之,虽有甲兵,无所陈之。使民复结绳而用之。”
虽然有船只车辆,也没有机会乘坐。虽然有盔甲也没有机会去展示。使人们回到绳结记事。
“甘其食,美其服,安其居,乐其俗。邻国相望,鸡犬之声相闻,民至老死,不相往来。”
人人恬淡寡欲,吃的虽是粗食,但也觉得很甘美。穿的虽是破衣服,但觉得很漂亮。住的虽是陋室,但觉得很安逸。风俗虽是俭朴,但觉得很快乐。与邻国之间彼此能听到对方的狗犬鸡叫,但人民从生到死都不相往来。
这是老子理想中的“国家”的一幅美好蓝图,也是一幅充满田园气息的农村欢乐图。老子用理想的笔墨,着力描绘了“小国寡民”的农村社会生活情景,表达了他的社会政治理想。这个“国家”很小,邻国相望、鸡犬之声相闻,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一个村庄,没有欺骗和狡诈的恶行,民风淳朴敦厚,生活安定恬淡,人们用结绳的方式记事,不会攻心斗智,也就没有必要冒着生命危险远徒谋生。老子的这种设想,当然是一种幻想,是不可能实现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