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经·第二十一章
孔德之容,唯道是从。道之为物,惟恍惟惚。惚兮恍其中有象;恍兮惚其中有物。窈兮冥兮,其中有精;其精甚真,其中有信。自古及今,其名不去,以阅众甫。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?以此。
kǒng dé zhī róng , wéi dào shì cóng 。
孔德之容,唯道是从。
dào zhī wéi wù , wéi huǎng wéi hū 。
道之为物,惟恍惟惚。
hū xī huǎng qí zhōng yǒu xiàng ;
惚兮恍其中有象;
huǎng xī hū qí zhōng yǒu wù 。
恍兮惚其中有物。
yǎo xī míng xī , qí zhōng yǒu jīng ;
窈兮冥兮,其中有精;
qí jīng shèn zhēn , qí zhōng yǒu xìn 。
其精甚真,其中有信。
zì gǔ jí jīn , qí míng bù qù , yǐ yuè zhòng fǔ 。
自古及今,其名不去,以阅众甫。
wú hé yǐ zhī zhòng fǔ zhī rán zāi ?
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?
yǐ cǐ 。
以此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关键词:老子,道德经
大德的形态,是由道所决定的。“道”这个东西,没有清楚的固定实体。它是那样的恍恍惚惚啊,其中却有形象。它是那样的恍恍惚惚啊,其中却有实物。它是那样的深远暗昧啊,其中却有精质;这精质是最真实的,这精质是可以信验的。从当今上溯到古代,它的名字永远不能废除,依据它,才能观察万物的初始。我怎么才能知道万事万物开始的情况呢?是从“道”认识的。
“孔德之容,惟道是从”
这里的“孔”代表空,空代表无,无代表道,我们要以空为修道的法门,在从德开始入手,然后才能顺随从道。有道行的人都是懂得遵循自然来行事的人。一些做大事的人都是很会运用自然规律的人。
“道之为物,惟恍惟惚。惚兮恍兮,其中有象,恍兮惚兮,其中有物。窈兮冥兮,其中有精;其精甚真,其中有信”
道的作用是创造出物,但是它好像有又好像无,好像是实际存在的有好像是虚的,在惚兮恍兮中好象有象呈现,但有在惚兮恍兮中好象有可见得到的物质产生。在窈兮冥兮中的好象有精微物体结晶,而且越来越真实,在它里面包含了宇宙中一切信息。
“自古及今,其名不去,以阅众甫。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?以此。”
从古至今,这些信息一直都被保存下来,供人们了解宇宙的一切信息。我们如何能知道这一切那?这就需要靠 “道”。我们要从道中了解宇宙。
从本书第一章起,老子就指出“道”是宇宙的本原。但这个本原“道”,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呢?对此问题,学术界的解释不同,就出现“道”是唯心主义的和“道”是唯物主义这两种观点。本章中,老子进一步发挥第十四章关于“道”是“无状之状,无物之象,是谓惚恍”的观点,明确地提出“道”由极其微粘的物质所组成,虽然看不见,无形无象,但确实存在,万物都是由它产生的。在本章里,老子还提出“德”的内容是由“道”决定的,“道”的属性表现为“德”的观点,集中地描述了“道”的一些特点。一章、四章、十四章、本章和二十五章,是研究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——道的性质问题的重要篇章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1、孔:甚,大。
2、德:“道”的显现和作用为“德”。
3、容:运作、形态。
4、恍惚:仿佛、不清楚。
5、象:形象、具象。
6、窈兮冥兮:窈,深远,微不可见。冥,暗昧,深不可测。
7、精:最微小的原质,极细微的物质性的实体。微小中之最微小。
8、甚真:是很真实的。
9、信:信实、信验,真实可信。
10、自今及古:一本作“自古及今”。
11、众甫:甫与父通,引伸为始。
12、以此:此指道。